教学常规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教学常规
教育学博士学术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19年)
发布时间:2020-04-15 11:15:22     作者:本站编辑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河北大学教育学学科始建于1931年,在近90年的办学历史中,先后涌现出滕大春、刘文修、张述祖、萧树滋等一批享誉全国的知名学者。学科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成为我国最早获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之一,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建成我国第一个外国教育史博士学位授权点,1994年被河北省政府遴选为省级重点学科,2005年获批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入选河北省“双一流”建设名单,2018年获批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经过长期探索、建设和发展,本学科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底蕴构筑了扎实的平台基础。

学位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开设教育史、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与学生发展4个教育学博士专业方向,开设教育学原理、教育史、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等7个教育学学术硕士点。2019年度学位点共招收研究生62人,其中教育学博士生8人,教育学硕士54人,共授予学位人数57人,其中教育学博士生3人,教育学硕士54人,圆满完成当年招生培养任务。

二、人才培养

1.培养目标与标准

本学位点旨在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教育学学术研究专门人才。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定位包括:一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优良的学术作风;二是能够在本学科的学习研究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独立开展高层次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三是掌握本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及必要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熟悉本学科的前沿研究领域,胜任教育学及相关专业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四是熟练地利用外语阅读教育学及相关学术领域的外文文献资料,具有较强国际视野和熟练开展国际交流能力。

本学位点博士学位授予质量标准包括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具备的基本素质、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以及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四部分。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主要包括教育基本知识、教育专业知识、相关知识基础、方法论知识、语言知识和教学知识。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学术素养和学术道德两部分内容。学术素养主要包括掌握熟练的高等教育教学技巧、全面掌握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原理与具体方法、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教育学及相关学术领域的外文文献资料;学术道德主要包括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教育专业学位论文的基本写作和引用规范等内容。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获取知识能力、学术鉴别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学术创新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包括规范性要求和质量要求。在规范性要求方面,学位论文须严格按照《河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的规范要求进行撰写;在质量要求方面,导师(组)和学院注意抓好学位论文选题、开题报告、课题检查、组织答辩等关键环节。

2.培养方向

学位点目前开设教育史、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与学生发展4个专业方向。

教育史是河北大学教育学一级学科的传统优势方向,创始人滕大春先生在学界享有崇高威望。本方向在欧美教育史、日本教育史和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三个领域形成了特色优势。比较教育学方向是国内较早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是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的五个创始单位之一。创始人滕大春先生和刘文修先生在学界具有重要影响。本方向以日本教育、欧美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跨文化比较研究,在比较教育学科理论、成人与职业教育比较、高等教育治理比较、日本教育比较等领域形成鲜明特色与优势。高等教育学方向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等三个研究领域,形成了高等教育管理与决策、高校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两个特色优势在服务雄安新区教育规划与发展、河北省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方面具有较大影响。教育心理与学生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学习心理与教学设计、学生发展与教育两个研究领域,立足教育神经科学、虚拟与增强现实学习环境、新型决策模型等学科研究新向,专注探索适应不同层级学生发展规律的高效率学习和教学心理的新模型、新范式和新理念。

3.招生就业

为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本学位点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招生咨询平台,完善招生录取制度,完善招考信息,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在初试阶段,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招生工作流程和制度规范,不断优化考试内容结构,完善基础知识和选拔性试题的比例与题型,重点考察考生应用学科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复试阶段,导师组集体参与,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全程录音录像,确保过程公平,着力提高研究生选拔质量。2019年,学位点共招收研究生62人,其中教育学博士生8人,教育学硕士54人,圆满完成当年招生任务。2019年,本学位点授予学位57人,其中教育学博士生8人,教育学硕士54人。毕业生就业情况总体良好,就业岗位以教育及其相关工作岗位为主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集中于京津冀等重点区域。

4.思政教育

坚持党建引领,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组织跟进学习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切实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全年召开党委会19次,及时传达上级工作会议精神,讨论涉及办学方向、教师队伍建设、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在教师引进、学术交流活动等重大问题上严把政治关。

推动课程思政,完善育人体系。学院通过集体备课、示范讲解等形式,深入挖掘教育学科优质思政教育元素,将课堂教学与育人实践结合、专业知识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逐步建立起“门门有思政”的铸魂育人课程体系。在第一批河北大学“课程思政改革试点课程”建设项目顺利结项的基础上,本年度成功获批第二批“课程思政改革试点课程”建设项目立项4项。

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拓宽教学路径。学院开展2019级研究生入学前思政教育活动,通过前置思政教育工作,聚焦“五育并举”育人理念,依托自学、领学、答题、征文等学习方式,积极教育和引导研究生遵守科学道德准则和学术规范。持续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工程培训班、研究生支教团先进事迹报告会、党团课,开展光影思政、红色实践体验等活动,不断拓宽教学路径,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献身教育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5.教学培养

学位点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始终将人才培养置于全部工作的中心地位,深入推进研究生教学改革,加强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健全全过程培养管理机制,构建全方位质量保障体系。在建设好常规课程的基础上,本学位点高度重视教学改革与质量督导工作,始终将人才培养置于全部工作的中心地位,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教学质量督导工作。通过对教学实践基地以及毕业生单位进行回访,广泛了解毕业生科研创新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岗位胜任力等意见和建议。

6.论文质量

学位点建立了学位论文质量保障制度,学位论文要分别通过内审和外审环节才能进入答辩程序。在学校内审环节,使用“CNKI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全部申请学位研究生进行普查,文字复制比率低于20%达到送外审要求。在学校外审环节,学校使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工作平台”进行送审。为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本学位点严格执行培养方案的规定,2019年对申请学位授予的57篇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系统排查。经导师询查、学生自查、学院审核等环节的严格把关,未发现抄袭、买卖、代写等作假行为,57人顺利取得研究生学位,其中3人获博士学位,新增1篇河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7.学风建设

学位点一直重视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方面的教育。本学位点把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列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点内容,开设专题讲座组织研究生学习《河北大学学术道德规范》、《河北大学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河北大学对学位论文抄袭剽窃、弄虚作假行为的处理办法》等政策法规,阐明学术不端对个人、学校乃至社会的危害,让学生充分认识遵守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的重要性,自觉按照教育部、学校的有关制度规范自己的学术行为。2019年,本学位点以课程、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共举办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讲座10次。

同时,本学位点在培养过程中,积极组织开展学术报告会,开设“文献分析与论文写作”课程与“科研素养提升”专题讲座,进而开展多样化的学术训练或学术实践,激发学生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兴趣,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截至目前,学位点学术风气良好,没有出现过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

此外,2019“纪念滕大春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河北大学举行,参会人员高度赞扬滕大春先生对本学位点外国教育史学科和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做出的卓越贡献。积极宣传滕大春生平、事迹和学术贡献,鼓励教师和学生发扬前辈治学精神,在学术上力求创新,努力推进本学位点学风建设。

8.管理服务

河北大学学校、学院两级研究生管理机构健全,职能明确。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学位点建设与评估科,设有学位评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学位点设有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学术分委员会等学术组织以及科研科等行政机构,配备科研秘书、专职辅导员,充分发挥其在培养方案审定、学位授予标准制定、学术不端处置等方面作用。本学位点设立了研究生权益保障制度,研究生可以通过教研室、系、学院逐级申诉,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可按照《河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复议管理规定(试行)》申请评审复议,进而建立民主管理制度,保障研究生的知情权、参与权等。

9.奖助体系

学校重视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制度建设,出台了《河北大学国家助学金发放办法》《河北大学学业奖学金评审办法》等管理办法和规定,建立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学业奖学金、生源地贷款等各类型奖学金的奖助体系。2019年学位点资助水平从1000-30000元,共计发放各类奖助学金322.14万元,基本实现全覆盖。2019年本学位点具体资助情况如下:

1  2019年学生奖学金资助一览表

项目名称

资助类型

年度

总金额(万元)

资助学生数

国家奖学金

奖学金

2019

12.00

6

业奖学金

奖学金

2019

128.80

241

国家助学金

助学金

2019

181.34

273

三、师资队伍

1.整体概况

学位点全方位引育人才,全过程关注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形成了“选、育、用、管”全链条师资成长机制。本学位点现有专任教师6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51人,占全部教师的84.0%,正教授或相当职称者23人,博士生导师12人。

2019年共引进4名高层次人才,如侯佛钢博士毕业于西南大学教育领导与管理专业,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CSSCI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崔佳博士毕业于河北大学教育史专业,在《中国高等教育》等CSSCI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本年度学位点双聘引进1名“长江学者”。

在高层次人才工作上再次取得突破。教育史方向何振海教授入选中宣部2019年“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理论界),成为本学位点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成功案例,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2.选聘考核

根据《河北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选聘与考核实施细则》、《河北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指导教师选聘与考核实施细则》文件,教育学院每年开展一次研究生导师选聘工作,每年对研究生指导教师进行一次年度考核,2019年,吴洪成教授荣获2017/2018学年度河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奖。

学位点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营造重德养德良好氛围,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成立师德专题教育领导小组,制定《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师德专题教育实施方案》《教育学院师德集中学习教育工作方案》,每年召开师德师风教育专题会、研讨会、座谈会10余次。学位点每年组织师德师风专项考核,教育学科所有教师考核等次均为合格,不存在教师因师德师风不正、违反法律法规、学术不端等被查处或通报的情况。

3.培训指导

教育学院将学校集中培训与学院分散培训相结合,将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相结合,形成了导师培训的长效机制,深入学习践行《河北大学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实施细则》《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导师指导水平,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第一责任人”作用,全过程参与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建立导师经常性谈心谈话制度,确保导师动态掌握学生的思想、心理、学习和生活动态。指导研究生申请创新资助项目,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建立就业帮扶包联人制度,导师掌握跟踪研究生就业第一手资料,指导研究生就业。

四、科学研究

1.整体概况

2019年,本学位点围绕河北大学“燕赵文化学科群”建设目标和教育学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本着“基础相关、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思路,在充分发挥教育学科传统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优秀师资,凝练特色方向,积极开展河北教育史、雄安新区教育发展、燕赵传统文化传承机制等研究项目,为“燕赵文化学科群”建设提供强力支撑。同时,积极实施科研聚焦深化计划,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改进科研组织形式,倡导跨学科组合研究力量,形成以项目驱动为主的灵活研究团队,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本年度科学研究情况如下:

一是课题项目情况。2019年,本学位点新增课题24项。国家级4项,省部级10项,厅级课题8项,横向课题2项。课题总经费161.6万。其中,纵向课题经费105.6万,横向课题经费11万元,另有“教育厅社科平台”经费45万。

2  2019年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一览表

项目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项目经费(万元)

1

基于具身认知的情绪性有意遗忘及其应用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

教育学一般项目

20

2

战后日本职业教育史

国家社科基金

教育学一般项目

20

3

比较教育学思想流派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

教育学一般项目

20

4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

教育学一般项目

20

二是论文著作情况。共发表科研论文47篇,其中权威期刊1篇、CSSCI来源期刊15篇、人大复印资料3篇、核心期刊13篇;出版学术专著10部、教材1部。

三是获奖情况。(1)郭健教授主持的《基于大教学观的地方综合性大学融通育人模式实证研究》荣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本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坚持以学生为本,重视本科教育基础地位,打造鲜明育人特色的标志性成果;是多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实践成果;是继承优良办学传统,适应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新要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探索改革创新的理论成果,必将为学校实现“双一流”建设阶段性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2)吴洪成教授荣获2017/2018学年度河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奖。(3)博士研究生寇文亮荣获2019年河北省第八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2名教师荣获“第二十三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三等奖。(5)教育学院获得河北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优秀组织奖,2名教师荣获三等奖,1名教师荣获“最佳教学设计奖”。

 2.平台支撑

近年来,河北大学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的培育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科研管理机制,加强经费保障力度和研究队伍建设,着力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三位一体的平台建设体系,各平台(中心、基地)发展迅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本学位点于2019年成功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教育学,实现了国家一流本科专业零的突破。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河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北大学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等科学研究基地组建雄安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两大师生科教共同体。2019年,本学位点获批河北省省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培养基地——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基地立足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背景,聚焦区域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协同育人培养理念,创新科教融汇模式,搭建集拔尖人才培养、教育科研攻关、教研成果转化、区域社会服务为一体的高水平研究生实践基地。

3.教学科研环境与条件

学位点目前建有教育信息资源和实验平台的省域中心。学位点资料室设有古籍室、密集书库等6个分区,藏书量约5万余册,其中外文图书9000余册,期刊170余种,连续购买“教育学、心理学专题数据库”,是河北省最重要、规模最大的教育科研文献资料库。学位点现有儿童发展测评系统、创客教育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琴房、舞蹈房、精品课录播系统等相关实验设备。

4.学术交流

按照学位点相关学科培养方案的要求及日常管理的落实,研究生均能做到认真阅读数量充足的专业文献、自觉听学术报告、积极参加学术沙龙和读书会,并能在本学科内进行学术报告。

2019年,本学位点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主办“纪念滕大春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滕大春文集》首发式”,承办“2018-2022年教育部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全体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邀请知名学者80余人来校讲学或参与学科建设指导工作;前后支持90余人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五、社会服务

2019年,本学位点依托自身学科综合优势,以公益讲座、心理援助等方式,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1.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学指导服务活动

2019年,20余位教师和100余位学生到相关学校开展辅助教务管理、指导课堂教学、辅导青少年思想意识等方面的服务活动。赴青年路幼儿园、蒙养幼儿园、新华幼儿园等幼儿园开展教研工作,累计服务教师200余人,为家长进行科学育儿讲座,累计服务300余人。制作打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手册,累计服务教师和家长1000余人。教育技术系教师团队与河北小学“手拉手”开创了城乡互动课堂,构建城乡学生发展共同体,引起河北省委、民进省委、保定市政府、民进市委的高度重视,得到了中国教育报、河北日报、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社、《燕赵都市报》、保定电视台等媒体的关注。

2.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技术指导

心理学系赵小军副教授开展了保定外国语学校大型心理健康服务活动(服务约200人)和石家庄市第四十教育集团体育教师运动干预策略与实用心理技术服务。赵小军老师在2019年入选北京市首批社会心理服务人才库成员。

3.提供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指导服务

比较教育学教学团队在李文英教授带领下与保定技师学院开展专业合作,为保定技师学院提供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指导服务。

4.联合开展少先队员教育活动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教学团队在薛国凤教授的带领下,联合河北大学国旗护卫队、教育学院团委和保定市13所小学的100名少先队员举办“走进国旗护卫队-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科阵地活动”。

、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情况分析

1.研究团队建设有待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本学位点通过自主培养与从重点高校人才引进的方式,吸收了多位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到人才梯队中来,教师学术背景包容性较好,初步建立了一支学术水平较高、教学实践能力强的专业化师资团队。但在数量结构上,教师人数有待进一步扩充,尤其是青年骨干教师人数偏少;在师资队伍国际化上,缺乏深入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国际交流机会偏少;在团队建设上,建设机制和支持政策有待进一步优化,尚未形成在全国教育学学术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    

2.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本学位点虽然在省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省优硕优博论文、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等一系列项目和奖项上都有所收获。但是从整体上看,研究生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数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特色有待进一步凝练,面向研究生培养的教学成果奖还有待突破。

3.标志性科研成果有待进一步突破

近年来,本学位点国家级课题以一般项目为主,标志性科研成果数量、国家级科研奖励的数量和级别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七、学位授权点持续改进计划

1.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育机制,聚焦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

本学位点将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创新“选、育、用、管”的全链条师资培养机制。融合“自主培养+外部引进”师资选拔机制,聚焦重点高校博士毕业生和学科领军人才,以人才引进、师资博后、双聘教授等形式选拔一批高层次人才。关注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出台系列人才支持政策,搭建“博士—教授/博导—人才称号”的渐进式成长路径,大力支持学科领军人才成长。

2. 探索四维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培育高质量教学改革成果

聚焦拔尖人才创新培养关键领域,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科教融汇为关键突破,探索“教学—教研—教改—教服”四维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河北大学附属学校基础教学实践,完善案例课程学习体系;依托省级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创新大中小幼一体化实习实践体系。通过搭建案例学习、实践教学、教育研究、社会服务相融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培育高质量教学改革成果。

    3.围绕国家战略与关键领域,促进标志性科研成果孵化

面向教育学科发展前沿和教育事业发展关键领域,聚焦教育强国和雄安新区建设国家战略,依托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深入开展原创性教育理论研究,积极孵化标志性科研成果。围绕教育强国和雄安新区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领域和重点难点,培育重大项目整合研究力量,建设包含“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青年博士”在内的结构化、梯度化高水平科研团队,积极孵化包含咨政建议、高端论文、核心著作在内的标志性成果。


2020  4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