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同学们的专业成长,激发科研热情,锻炼科研能力,让同学们学有所用、用其所长,茂春书院和大师精神育人辅导员工作室联合开展第二批微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经过专家评审和院务委员会审阅表决,现决定对其中56项课题予以立项。现将拟立项名单公布如下:
序号 | 微项目名称 |
1 | 革命教育家精神的现实表征及当代启示——以徐特立为例 |
2 | 高校教育家精神:内涵深度剖析、价值探索及校园培育路径实践研究 |
3 | 教育家精神引领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 |
4 | 从先秦诸子到明清大儒:中华传统教育家精神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回响 |
5 | 劳动教育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研究 |
6 |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政策效应研究 |
7 | 20世纪60年代英国职业教育多元共治制度形成与发展研究 |
8 | 《台湾家庭教育法》实践路径研究 |
9 |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学生高技能人才身份认同困境与提升策略 |
10 | “教联体”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支持体系与策略研究 |
11 | 人口变化视域下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走向——基于日本急速少子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报告解读 |
12 |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职教师转型研究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视域 |
13 | 生活教育理念与教师学生关系的重塑研究 |
14 | 人口结构变迁进程中我国产业工人职业教育的适配性发展路径探究 |
15 | 信息科技课程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探索 |
16 | 数智赋能:教学转型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度探究及实践创新 |
17 |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翻转课堂教学环节的协同策略与创新路径 |
18 | “智”引项目式学习: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生思维高阶发展 |
19 | 复杂适应系统视域下 职业教育适应性提升策略研究 |
20 | 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响下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国际经验与中国探索 |
21 | 数字化时代教师专业发展与队伍建设的关系 |
22 | 数字化赋能学前教育自我评估开展的路径探析—基于芬兰 Valssi 的 启示 |
23 | 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农村幼儿园自我评估的实践路径研究 |
24 | 幼儿教师课程领导能力的构成要素与发展路径研究 |
25 | 数智赋能教学转型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实践路径研究 |
26 | AI赋能: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创新策略和实践路径研究 |
27 | 高质量普惠托育服务供给的优化策略研究——基于家庭需求导向 |
28 | “职”达未来——打破大学生就业焦虑 |
29 | 歌舞疗法对孤独症儿童的干预研究 |
30 |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机制分析 |
31 | “教联体”背景下心理志愿服务助力残障儿童心理健康的实践探索——以“星苗舞团”志愿服务为例 |
32 | 偶像崇拜和群体认同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
33 | 情绪与道德判断 |
34 | 亲社会行为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一项三水平元分析 |
35 | 青少年欺凌受害与非自杀性自伤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36 | 童年期虐待与青少年退缩行为的关系:心理韧性与友谊质量的作用 |
37 |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网络游戏成瘾症状的纵向关系:自我同情的中介作用 |
38 | 强迫症患者的亲社会行为倾向:研究现状与作用机制 |
39 | 孩子为什么越生越少?早期逆境、生命意义感与女性生育意愿的关系 |
40 | 数字媒体使用与社会孤立感、心理灵活性及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 |
41 | 双标?认知灵活性对道德伪善的影响:情感共情的作用及干预研究 |
42 | 早期逆境与主观压力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
43 | 同伴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 |
44 | 初中生学业社会比较和考试焦虑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
45 | 同伴接纳与网络欺凌行为的关系研究 |
46 | 心理弹性与大一新生学习策略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47 | 父母自主支持与学业投入的关系研究 |
48 | 负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生活满意度的中介作用和自我同情的调节作用 |
49 | 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与主观幸福感 |
50 | 父母心理控制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研究 |
51 | 儿童情感虐待与攻击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 |
52 | 初中生社交焦虑对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影响研究 |
53 | 小睡剥夺对侵入性记忆的影响:一项模拟创伤研究 |
54 | 初中生校园欺凌与自杀意念:羞耻感和心理痛苦的链式中介效应分析 |
55 | 青少年羞怯对恶意创造力的影响:自我控制与攻击的链式中介作用 |
56 | 负性生活事件与初中生睡眠质量的关系:抑郁的中介作用和父母情感温暖的调节作用 |
公示时间:2025年2月5日—2025年2月17日
公示期间,如有异议或意见,请于2月17日下午18:00前向负责部门联系人反映。
负责部门:茂春书院专业成长部
联系人:潘世琦
联系电话:15712577358
电子邮箱:Ltq1017915@163.com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茂春书院
大师精神育人辅导员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