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百年大变局中比较教育学的新范式研讨会 ——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成立六十周年系列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4-05-24 16:08:03     作者:本站编辑   

五月的保定,“畿辅要地展雄奇”“总督署内岁月栖”。2024522日,由河北大学教育学院主办,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承办的“百年大变局中比较教育学的新范式暨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成立六十周年系列研讨会”在河北大学教育学院隆重举行。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回顾河北大学比较教育学科的历史进程、分析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新范式、展望比较教育学科的未来前景”,旨在研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比较教育学科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比较教育学学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研究视域。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天津体育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保定学院等20余所高校、《日本问题研究》期刊社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研讨会由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李文英教授主持。

 


河北大学党委书记郭健教授致辞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河北大学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百年历史、办学没有中断的学府之一,见证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比较教育学科作为河北大学的重要学科之一,一直在加强学科建设的道路上持续努力。河北大学比较教育学科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学科,学科创始人滕大春先生和刘文修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和外国教育史学家,滕先生曾担任比较教育学会副理事长,是新中国比较教育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1978年,我校与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联合发起了首届比较教育学术年会,成为我国比较教育学会的五个创始单位之一,并于1981年在保定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比较教育学术年会。1984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我校比较教育学科点成为我国第二批比较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而后成为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他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比较教育学科应积极探索创新,开拓新领域,发展新研究范式,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图片 2.png

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教授应邀出席研讨会并致辞回顾了日本研究所六十年的光辉历程,“六十年一甲子,六十年一轮回”,今年就是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的新起点、新征程。他肯定了作为我国第一批外国问题研究机构的日本研究所及河北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在我国比较教育学科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带领怀念了比较教育学领域的诸多前辈学者,对他们所做出的学术贡献致以诚挚敬意。随后,从比较教育学的专业角度出发,阐释了学科使命与发展方向;强调目前比较教育学仍处于发展阶段,各位学者需要开展更为规范的研究,积极贡献学术智慧,推动学科保持高质量新发展。最后,刘宝存理事长对我校比较教育学科的下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期待,呼吁比较教育学者们戮力同心,全身心投身到比较教育学科建设中来,共同开启比较教育学科的新篇章,书写出更加辉煌的学术历程。

 图片 3.png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闫树涛在致辞中介绍了滕大春、刘文修、张述祖、萧树滋等一大批享誉全国的知名学者为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1986年获批的我国首个外国教育史博士点在外国教育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12月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的成立,更是标志着比较教育学科发展迈入一个崭新阶段。研究所现有研究人员9人、教授4人,副教授5人。在比较教育学科理论、中日教育比较、成人与职业教育比较、高等教育治理比较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长期以来一直是比较教育学会的常任理事单位之一。在当前百年大变局时代背景下,比较教育学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探索比较教育学的新范式对于推动教育事业向前发展尤为重要。专家学者们需要共同思考、共同探索,以期打造更具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比较教育学新范式,促进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新发展。

图片 4.png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日本研究所所长成新轩在致辞中回顾了日本研究所的辉煌历史以及现阶段的新发展。她表示,1964年成立的日本研究室是新中国高等院校成立的四家日本问题专门研究机构之一,建立之初主要研究日本经济和日本教育问题。日本研究机构的建立开辟了新中国日本问题研究的先河,为日本教育研究发展和日本经济、政治、历史研究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仅在教育研究领域取得了诸多成果,在经济研究领域也做出了突出贡献。她肯定了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也对教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心怀期待。

 图片 5.png

在学术研讨阶段,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比较教育学的新范式发表了自己的学术见解。

河北大学比较教育前学科带头人傅松涛教授从教育生态学角度、对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思考与见解。他认为,比较教育研究既要放眼全球,更要着眼自身的教育现状与发展需求,切勿忽视本国的教育发展。应从社会生态学出发构建教育生态体系,能够积淀、传承、促进和优化教育发展,不断提升和增进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形态与质量。

 图片 6.png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张德伟教授认为,百年大变局下中国比较教育学者应勇挑重担,引领世界比较教育发展,不断创新比较教育学新方法,努力建设中国特色比较教育研究新范式。比较教育研究应更加贴近中国国情,更加注重本土化建设。他呼吁建立我们自己的研究特色和研究范式,尤其是要加强比较教育博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规范。他指出当前我国在比较教育学科论文写作方面存在不足,认为论文写作要秉持逻辑严谨、数据可靠、结论合理的原则,研究设计要充分考虑中国的教育特点和发展需求,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比较研究方法。

 图片.png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比较教育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李素敏教授建议应开展比较教育的有组织科研,组织出版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以提升比较教育学科的影响力,促进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她认为比较教育学科的未来发展与培养硕博人才的质量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培养水平,为学科发展培养出优秀的接班人。她还谈到数字化给比较教育学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呼吁学术界创立新范式和发展思路,充分利用数字化时代提供的便利,通过互联网获取文献资料,推动比较教育学科的快速发展。

图片 8.png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马立武教授从人才培养角度出发,分析了比较教育学科的重要意义和学科贡献,提出应进一步提高认识、拓展学科发展空间的建议。他分析了比较教育学作为一门本科专业,不仅培养了教育行业所需的人才,也为社会各个专业培养了重要人才。另外,现阶段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应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现有的学科和招生制度,使比较教育专业与世界接轨,进一步提升国际化程度。

 图片 9.png

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与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杨凤英教授指出,当前比较教育学为国家服务的意识正在明显提升,呈现出一种“小切口、高站位”的趋势。强调学者们身负双重重任,不仅要深入开展学术研究,更要将学术成果致力于实际应用、积极回应国家的需求,从学科的角度出发,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贡献。她提出,有组织的科研团队与规范化的科研平台对于比较教育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10.png

专家学者们积极发表学术见解,慷慨分享学术想法与宝贵经验,围绕比较教育学科的新范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分享了自己对于百年大变局下比较教育学未来发展的见解与期许,为比较教育学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与方向指引。

 图片 11.png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一级学科学科带头人、出版社原社长、外国教育史学科博士生导师朱文富教授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此次学术研讨会可谓收获满满,我们回顾了河北大学日研所日本教育研究的辉煌历史,重温了滕大春、刘文修和张述祖等老先生们的科学精神和育人理念,对六十年来我们比较教育学科点在理论和国别研究等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了总结;探讨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教育及比较教育所带来的深刻变革,深刻认识到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比较教育研究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展望了比较教育研究范式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探索,以及中国特色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创新和发展。展望未来,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比较教育和外国教育史的研究力量将继续携手并进,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创新的思维,为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贡献力量。

 

 图片 12.png

 

会议结束后,全体参会人员在悦学楼一层滕大春先生塑像前合影留念。

 图片 13.png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及日本教育研究六十周年发展历程的庄重纪念,更为河北大学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与不竭动力。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将以本次研讨会的召开为契机,继续秉承河北大学“实事求是”的校训精神,以学科建设作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继续提升学科影响力,拓展全球视野,探索学科发展新路径,寻求学科发展新范式,开启学科建设新征程。